第391章 风言风语、强哥逛酒馆_重生:我的80年代
笔趣阁 > 重生:我的80年代 > 第391章 风言风语、强哥逛酒馆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391章 风言风语、强哥逛酒馆

  第390章风言风语强哥逛酒馆

  龙牌刀具厂管中午一顿饭,伙食那叫一个地道。

  一荤两素的标准,荤菜是那种大荤,不是菜里找肉,正好相反。

  外加各种鸡蛋汤。

  职工们如果一份不够吃,可以再去添,劳动强度大的工种,连肉菜都能添。

  大伙每顿吃完,都是饱闷闷的,满嘴流油。伙食好,干活也卖力,厂子有条不紊运行起来。

  只是一段时间后,一股风言风语,在厂子里盛行……

  “天天往仓库拉,也不知道全堆着干什么。”

  “你还没看出来吗?厂里是真没销售门路。”

  厂房外面的水泥地上,两名包装工搭手推着一辆板车,上面载着码放整齐的瓦楞纸盒,盒子里是成品刀具组――

  八只刀具,配一具原木刀架。

  两人边走边搭话。

  “不是我说,即使有门路,这种稀奇古怪的刀具,卖给谁去?几个人买得起?”

  “谁知道呢。反正一年工资拿了,生活条件也好,先混着吧。”

  …

  类似的对话,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厂区各个角落发生。

  别说职工们多有非议,连管理层都坐不住,林敬民的办公室不间断有人去打听。

  产品不销售,等于说厂子只出不进,金山银山也经不起这样消耗呀!

  他们生怕林敬民熬不住。

  老林呢,总是大手一挥,让他们不要皇上不急太监急。

  厂子如果是他的,自然熬不住。不过那位有多少身家,作为财务大臣,他门清。至少他入职之后的那部分很清楚。

  不好对外说:十年不出货,厂子都垮不了!

  但老林心头其实也疑惑,说是有销售门路,怎么一点动静没有呢?

  午后。

  和平刀具厂。

  厂长办公室。

  刚吃完小灶的孙光银,靠坐在沙发椅上,捧着大茶缸子。与他一道吃饭的副厂长牛春建,也跟过来,聊聊天,搭搭话,联络感情。

  话题很容易谈到龙刀厂。

  “这都半个月了,他们是真的一把刀没走,你说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?”

  “还在正常生产?”

  “岂止是正常,加班加点生产!”

  孙光银皱皱眉,沉吟道:“他们造的那刀,按拿回来的图纸,我找人打听过,说可能是西式刀具……”

  他原本想搞一套过来,硬是没办法,人家的刀包装好,立马送进仓库,只进不出。

  是真舍得下血本啊,用瓦楞纸箱包装,上头还印广告字。

  区纸箱厂怕是狂喜。

  像他们的刀,搞根铁丝拧在一起,塞进木头框里,即为出货的品相。

  牛春建接茬道:“你说没有没可能,这西式刀,他们压根没打算在国内卖,准备搞出口?”

  “凭他们?”

  孙光银嗤之以鼻道:“你把出口想得太简单了,多少国营厂挤破脑门想做出口,见天往对外经贸局跑,那得层层审批,数百家里选中最优质的一家,才给联络外商客源。

  “他们一家私人挂靠厂,我呸!国营厂全玩完也轮不到他们,还有咱们正规的集体厂!”

  这方面他门清,曾经他也幻想过做出口,谁不想挣外汇?

  结果在市里的那位亲戚,给他五个字――想太多了。

  “那他们整什么幺蛾子,开足马力生产,嫌钱亏得不够快?”

  牛春建顿了顿,道:“话说那个体户是真有钱!”

  孙光银咕噜一口茶,冷哼道:“任他再有钱,也经不起这样烧,反正你让盯梢地盯好,他们一走货立马通知我,管他往哪里走,看我弄不死他!”

  正当本厂人,对手厂的人,都在为龙刀的销路“犯愁”时,作为幕后BOSS的李建昆,却是颇为悠闲自在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19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19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