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60 此人有毒_重生:我的80年代
笔趣阁 > 重生:我的80年代 > 第860 此人有毒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860 此人有毒

  第859章第860此人有毒

  创业家杂志社的一间静室里,李建昆坐在红漆五屉桌后面,手边的桌面上散落着几份报纸和用红线信纸整理的资料。

  手上养着一帮媒体人的好处之一就在于,在这个信息闭塞的年代,想要搞到一些信息远比普通人更容易。

  水变油这个荒唐的骗局,前世在我国荼毒社会十余年,从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,即使没经历过这两个年代的人们,或多或少也会有所耳闻,相信后人们百分之百有个疑问:

  如此奇葩的骗局,凭什么能行骗这么多年?

  据说还有不少高层人士和科学家深信不疑。

  李建昆也一样。

  不弄清楚这一点,他认为贸然出手,只怕难以揭穿这骗局。

  通过信息的搜集,他惊愕地发现,这个诞生于一九八四年的骗局,不是没人怀疑、验证、揭穿过。

  搞出所谓水变油的家伙,名叫王红成。

  还被抓过。

  “你好你好,你们是家大公司呀。”

  “得把他‘请’到首都来,还得在科协的活动之前,家丑不能外扬啊……”

  但这次看表演的人,多留了个心眼,他们在啤酒瓶上做了记号,结果发现王红成取水的瓶子和点燃时的瓶子,并不是同一只。

  李建昆自言自语合计着。

  哈市作为省会城市,已经上线传呼机业务,华电在那边还算有点名头和人脉。

  否则,就算李建昆找去哈市,当面拆穿王红成,大概率除了当时在场的人以外,也不会有人知道和重视。

  “信息闭塞,加上地方某些有名望有权势的人中毒太深,对他坚信不疑,乃至于崇拜,想要彻底粉碎水变油的骗局,必须把王红成的实验架在高台上,让中枢高层观看,让主流媒体曝光,再当场给他拆穿……”

  一九八四年五月,当王红成在老家哈市四处表演他的水变油实验,引起极大震动后,有人称其为我国第五大发明,还有人说“这是一个震惊世界的燃料革命”、“他的出现把人类历史撕开了一个大口子”,王红成被誉为百年难得一遇的天才科学家,以至于哈市特地邀请上级领导去观看。

  呕!

 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拿腔拿调的声音:“听说你是搞传呼机的那家公司的……”

  火是烧起来了。

  “还过得去。”

  偷梁换柱,戏耍领导,王红成进去了。

  “总经理。”李建昆说。

  他用他发明的所谓“水基燃料”,加清水进行调配,随后用空啤酒瓶从容器中打出一瓶,做燃烧实验。

  李建昆当即联系了特区华电公司那边,再通过公司联系哈市邮电局,进一步联系到市委……

  “王老师您好……”

  “你找我?”

  场面必须要大,影响到决策层和媒体界,这样一来,才有可能利用政治和媒体的双重影响力,把这个骗局公诸全国。

  王红成再次现场表演水变油。

  想到就干。

  一天后,李建昆和王红成通上电话。

  “是这样的王老师,我们对您的水变油技术非常感兴趣,不知您是否有意出售,价钱方面好商量……”

  行骗的目的,不外乎圈钱圈利。

  李建昆得到的信息上显示,王红成作风奢靡,他跑到任何一个地方“推广”水变油,住都是住最好的宾馆,吃最好的饭店,小轿车出行,此前到大庆,还收过四十万元的赞助费。

  “这个啊,我暂时倒没出售技术的打算……你们,大概能出多少钱?”

  “不如王老师您开价,像您说的,我们公司还算有点实力。”

  这一点王红成完全相信,开什么玩笑,一部BB机售价两千多元,还供不应求。

  “我开?”

  “只要合适。”

  “李经理你要知道,我的水变油技术能带来源源不绝的能源。”

  “所以啊,我们相当有兴趣,用你们东北话说,肯定不会拿个百八十万来埋汰您,王老师如果一时拿不定主意,不如来趟首都怎么样,这边汇款取钱都比较方便,我筹备好现金,在这边等您,具体的到时咱们再详谈。”

  “嗯……也好。”

  事情比李建昆想象的还顺利些,两人就这样约定好。

  随后几天,李建昆做了不少筹备,唯独没有筹钱。

  他在首都喜来登饭店预订了最大的宴会厅。

  以特区华电公司总经理和华夏硅谷公司总经理的双重身份,给包括科协在内的不少重点单位,都发了邀请函。

  又借助沈红衣和周岚等人的人脉,向首都各大媒体递去邀请通知。

  邀请信件中都有这样一句话:热烈欢迎贵单位所有领导出席。

  可以预见的是,所有不太现实,但在首都这个地方,绝对能招徕一些中枢大佬――这些单位的大高层,都是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19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19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